top of page
  • Writer's picture祤呈 鄭

成為 Support - 人生職涯上的中心思想

選擇工作,或者說人生規劃或人生職涯,一直是人生必修功課, 不過在一個自由工作者以及新職業不斷誕生的時代, 工作者已經很難像過去那樣選擇一家公司從一而終,雖然實務上有許多需要考量(生活、薪資等),也經常因為環境會需要調整 但唯獨個人中心思想(或稱初心、態度、信仰)是應該盡量保持的。

在空閑時刻反覆咀嚼從學生時代到今天為止,我自己所想要的是什麼 我想是「創造價值」,說得好像很矯情,其實源頭滿單純的 (到現在還是這樣想應該也是蠻單“蠢“的)。

在學生時代時無法找到自己的專長,當看到一些厲害的人事物真的是羨慕, 但就發現部分的厲害人事物發展不太順利,最後發現只是缺乏一點機會, 這已經不是 「酒香不怕巷子深」的時代,這事實讓我深深感到“可惜“。 因此我想做點什麼,成為一個推手、一個 Support。

回顧過去職涯,從群眾集資 貝殼放大、群募貝果,參與獨立遊戲及動漫畫集資、推廣學生創作 ; CCWork 安排辦公室計畫、做課程活動 ; 到好奇心創意 活動籌畫、經營活動空間等,不論產業或公司怎麼換,我心中最核心的是 :「我希望在這過程中能為合作的夥伴創造價值」。說到這真的是很感謝每次老闆及主管都很願意讓我做一些嘗試,雖然沒辦法保證都是成功,但創造更大縱效一直是先決。

這也是為什麼喜歡企劃、展覽、活動等這類能夠成為推手的工作,以及會考慮過像是文策院或一些平台相關職缺的緣故, 雖然下一步還未決定,但希望能持續維持這個初心。

80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
理想上當然有錢是最好的。(好像廢話,有錢誰不要呢?) 但難免遇到真的預算不足的情況,那合作或資源交換在所難免, 我自己用以下幾點來提高成功率,不過最終還是要回到合作標的本身,真的不適合也不用勉強,畢竟合作最重要的是關係的維持,總有機會合作的。 1. 你與合作對象是對等關係 洽談上的用詞應該中性,闡述完專案後提出可以提供的籌碼,在邀請合作的同時需要給予對方提出需求的空間。 2. 挑選最適合的對象,

前言 出社會後因緣際會之下,經常有機會負責安排實習生招募或參與面試,前幾年曾聊過為什麼公司要招募實習生,剛好這幾年也開始陸續審核了不少新人以及非新人 (我自己定義為有工作的經驗)的履歷 ,看了將近兩三百份履歷後有些心得,加上自己的經歷整理出幾個常見的關鍵點給大家參考,本篇主要是寫給已經有工作經驗的非新人,不過可能會因為不同產業及職位有所差異,僅供參考。 一、技能圖表等級沒有太多參考價值 在履歷放技

bottom of page